找回密码
 注册
中华设计论坛 门户 模具设计 查看内容

《模具设计》课程考试题库

2007-11-3 09:24| 发布者: 美雅秀剑| 查看: 1419| 评论: 3|原作者: hua5511|来自: 美雅论坛(www.meiyadesign.com)

      模具设计》课程考试题库

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(机制方向)     卷面总分80-100分

题型及分数比例:一、选择15%;二、判断15%;三、填空20%;四、分析50%(冷冲模25%;塑料模25%);

一、选择 (在正确答案字母上对打√每小题1分

1、选择落料时确定凸、凹模尺寸,先确定凹模刃口尺寸,其大小应接近于或等于制件落料部分的
          A、最大极限尺寸,B、√最小极限尺寸,C、平均尺寸,
   落料时确定凸、凹模尺寸,凸模刃口的相应基本尺寸应比凹模刃口基本尺寸小一个
          A、最大合理间隙;B、√最小合理间隙;C、平均合理间隙;

2、冲孔时确定凸、凹模尺寸,先确定凸模刃口尺寸,其大小应接近于或等于制件所冲孔的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、最小极限尺寸;B、√最大极限尺寸;C、平均尺寸;
   冲孔时确定凸、凹模尺寸,凹模刃口的基本尺寸应比凸模刃口对应的基本尺寸大一个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A、√最小合理间隙;B、最大合理间隙;C、平均合理间隙;

3、凸、凹模的制造公差与制件精度和形状有关,一般比制件精度高  A、1~2级;B、√2~3级;C、3~4级;

4、为了保证凸、凹模间初始间隙合理,凸、凹模要有较高的制造精度,并分别标注公差。公差应满足如下条件:          
      A
Tp+TdZmax-Zmin);TpTdBTp+TdZmax-Zmin);TpTd C、√ Tp+TdZmax-Zmin);TpTd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式中TpTd —凸、凹模制造公差;

5、从凸模上卸下废料或冲孔后制件所需的力称:A、√卸料力;B、推件力;C、顶件力;
   从凹模型孔内将制件或废料向下推出所需的力称:A、卸料力;B、√推件力;C、顶件力;
   逆着冲压方向将制件或废料由凹模内顶出所需的力称:A、卸料力;B、推件力;C、√顶件力;

6、凸模与凹模间每侧空隙的数值,称为:A、√单边间隙,B、双面间隙,C、冲裁间隙
   凹模与凸模间两侧空隙之和,称为:A、单边间隙,B、√双面间隙,C、冲裁间隙

7有搭边排样的材料利用率A、√较低;B、较高;C、最高;

   少搭边排样的材料利用率A、较低;B、√较高;C、最高;

   无搭边排样的材料利用率A、较低;B、较高;C、√最高;

8、模具冲压工作终结时,上模座的上平面至下模座的下平面间的高度称为:
     A、√模具的闭合高度;B、压力机的闭合高度;C、最大闭合高度;D、最小闭合高度;

   压力机的滑块在下极点位置时,连杆调至最短时的距离称:

       A、模具的闭合高度;B、压力机的闭合高度;C、√最大闭合高度;D、最小闭合高度;

   压力机的滑块在下极点位置时,连杆调至最长时的距离称:

         A、模具的闭合高度;B、压力机的闭合高度;C、最大闭合高度;D、√最小闭合高度;

   正常条件下模具与压力机闭合高度间的关系应满足如下条件:

A、√ Hmax -5≥H +H1≥Hmin+10;B、Hmax –5≤H +H1≥Hmin+10;C、Hmax –5≤H +H1≤Hmin+10;

9、板料在弯曲变形时,外层纤维受拉伸长,内层纤维受压缩短。最大切向应变在变形区

    A、内表面上;B、外表面上;C、√内、外表面上;D、中心部位 ;

   板料在弯曲变形时,r / t 称为相对弯曲半径,是衡量弯曲变形程度的重要指标,r / t越小, 变形程度

    A、√越大;B、越小;C、不变;

10、板料在弯曲变形时,角度回弹量 (回弹角)及曲率回弹量

A、√材料的屈服极限 成正比,与弹性模数E成反比;B、材料的屈服极限 成反比,与弹性模数E成正比;

    板料在弯曲变形时,形状复杂的弯曲件,一次弯曲成形角的数量越多,

  A、√回弹量就越小;B、回弹量就越大;C、回弹量不变;

发表评论

最新评论

引用 wutongshu 2008-5-14 14:42
好的东西太多 看不过来啊
引用 zc629 2008-3-26 18:14
...................
引用 405167784 2008-1-10 15:34
這些內容太深奧了喲

查看全部评论(3)

本站无意传播任何侵权软件与信息,部分资源为网友搜集或发布,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,请支持正版。站内所发布的资源,如有侵犯你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,本站将立即改正或删除。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联系我们|中华设计论坛 ( 苏ICP备20023187号-1

GMT+8, 2025-5-1 14:40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6-2024 Daliang Team.

返回顶部